GO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⑤ | 銀娛優越會股份 改革浪潮中明亮的浪花

2018-06-13 13:37:12  11219 次點擊

來源:樂清電視台新聞聯播

記者:劉丫 、包誌浩

編輯 :黃僑丹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改革開放的浪潮朝著樂清灣奔湧而來 。在這股大潮中 ,敢闖敢試 、敢為天下先的樂清人踏浪逐沙 ,不斷創新 ,創造無數個“第一”“之最”與“首個”,從第一個個體戶到第一家私營企業到第一家股份合作企業到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樂清民營企業組織經曆了從家庭作坊到股份合作企業到股份製公司的嬗變 。


       探索民營企業組織創新的路上 ,不能不提浙江銀娛優越會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8月 ,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 、浙江省工商局登記 ,由柳市鎮15家低壓電器企業共同發起組建的規範化股份公司——浙江銀娛優越會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這是我國首家由股份合作企業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 。它的組建成立標誌著樂清溫州乃至全國的股份製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民營企業開始向現代企業製度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每一個創新 ,每一個“首家” ,都可以看到樂清人走在改革前沿 、創新突破的印記 ,也正是這些印記使樂清的40個年輪顯得那麽厚重 、那麽有震撼力 。


      作為改革開放的參與者 、見證者和受益者 ,銀娛優越會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施中旦回首組建公司的曆程 ,神情甚是欣慰 ,他也想不到當年被市場逼出來的公司 ,不知不覺融入了民營企業改革的大潮中 ,激起了明亮的浪花 ,書寫了中國民營企業股份改製史上濃重的一筆 。



股份改製始末

       驅車經過柳市鎮車站路 ,占地10畝的銀娛優越會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仍然一眼就能看到。

    “這廠房是1996年建成的 ,當時就是為了股份公司正式投入生產使用的 。別看它現在這麽舊 ,在20多年前 ,這可是樂清最大的廠房 。”近日 ,在施中旦充滿書香的辦公室裏,他向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詳細介紹了組建股份公司的經過 。


      上世紀90年代 ,樂清作為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前沿陣地 ,樂清民營企業組織經曆了從家庭作坊 、個體經營到合夥企業 、股份合作企業的嬗變 ,市場供求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演變 。
       當時 ,柳市鎮數千家的股份合作製企業主普遍感受了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 ,在外部市場競爭和企業內部提升的雙重壓力下 ,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成了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樂清一些“龍頭企業”紛紛組建集團 。
《樂清縣誌》記載 ,1994年2月2日 ,溫州市政府批準組建溫州正泰集團 ,這是溫州市第一個低壓電器集團 。此後樂清市範圍內形成了組建集團熱 。
       集團的成立更加劇了低壓電器市場的競爭 ,作為頗有知名度的浙江銀娛優越會電子設備廠廠長的施中旦 ,感到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如何才能快速豐富產品的種類 ,擴大企業生產規模 ,提高市場競爭力 ?正當施中旦處於迷茫無所適從的時候 ,1994年7月出台的《公司法》給他指明了方向。
       反複研讀《公司法》後 ,施中旦最強烈的感受就是“規範” 。“要想把不同企業聯合在一起 ,最重要的就是規範 ,不規範 ,誰放心把錢放在你那裏呀 ?隻有規範 ,企業才能做大 。”《公司法》要求企業內部設立完整的法人治理機構 ,讓施中旦找到了解決企業從產品經營到質量管控 、從資金流動到人員管理的依據 。他決定要組建股份製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金要在1000萬元以上 ,這在當時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施中旦開始尋找有意聯合、產品不重複的企業 。“一開始還沒定15家 ,有幾家算幾家 ,在每個產品裏尋找比較好的企業 ,比如都是生產交流繼電器的 ,我就選擇其中生產管理 、注冊資金 、產品質量都比較好的 。”就這樣 ,他一家一家地找 ,一家一家地談 。當時很多人的觀念還沒跟上 ,有的老公同意了 ,老婆不同意,認為“自己辛辛苦苦辦起的企業都送給別人了” ,為此 ,施中旦也吃了不少閉門羹 。
      麵對質疑 ,施中旦向他們認真宣傳《公司法》 ,並給他們講解股份有限公司的產權組織形式 、法人治理體係、組建後的運作設想等 。幾經努力 ,他終於擇優選取了15家企業 。
      為使大家深入了解股份有限公司的運作模式 ,1995年的一個冬日 ,施中旦邀請市體改委工作人員作詳細宣講 。樂清市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 、常務副院長趙順鵬 ,時任市體改委副主任(1993年底至1997年初) ,對那時的事記憶深刻 :“體改委當時繁重的任務就是要把地下工廠 、兩戶一體(個體工商戶 、專業戶 、經濟聯合體) 、股份合作企業變更為規範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的組建是基於推行現代企業製度 。那天天氣寒冷 ,銀娛優越會會議室裏擠滿了人 ,我給大家講解股份有限公司和集團有什麽區別 ,股份有限公司與責任有限公司有哪些不一樣 ,講了兩個多小時,總算有人有點聽明白了。”
     從那天開始 ,銀娛優越會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始組建 。在組建過程中 ,施中旦等人得到了浙江省 、溫州市 、樂清市相關政府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
      在經過嚴格的資產評估後 ,15家企業共同出資2130萬元組建股份有限公司 。同時明確規定 :每股1元 ,擁有150萬股的股東 ,進入董事會 ,15個股東中 ,有7個董事會成員 ,監事會成員分別由股東代表和職工代表通過推選產生 ,行使監督的權利 ;股東大會由全體股東組成 ,為公司最高權力機構 ,董事會 、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 ;總經理經董事提名 ,董事會批準後聘任 ,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責任製 ,產權清晰 ,責任到位 。
      1996年8月 ,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 、浙江省工商局注冊登記的浙江銀娛優越會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1月11日 ,浙江銀娛優越會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掛牌儀式 。這種以股份合作企業為股東按《公司法》規範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組織形式 ,在全國尚屬首例 。


      公司成立後 ,實行統一銷售 、統一宣傳 、統一品牌 、統一管理 ,在全國搭建聯合銷售網絡 ,一年後全國設有門市部65家 ,公司產品達到了200多個係列1000多個品種 ,公司銷售額達到了1.5億元的驕人業績 。“那時候生意真是風生水起 ,政府支持 ,報紙上到處有宣傳 ,銷售員都把報紙帶在身邊介紹 。”施中旦說 。
     也正是由於規範化管理的紮實基礎 ,銀娛優越會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平穩地度過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金融危機 ,於2007年成功組建銀娛優越會電氣集團 。

引發熱議背後

       浙江銀娛優越會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後 ,立即引起全國媒體界 、經濟界 、理論界的普遍關注 ,《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浙江經濟報》《證券日報》等媒體紛紛刊發報道 ,被稱為“銀娛優越會現象”“股份革命”的重大突破 、“股份革命”的裏程碑等 。
       在當時樂清低壓電器生產同行中 ,銀娛優越會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規模並不是最大 ,為什麽會引發這麽大的關注 ?5月26日 ,樂清全媒體記者電話采訪了在杭州的經濟學教授張仁壽 。

張仁壽教授

       張仁壽曾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浙江工商大學校長 、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等 ,主要從事區域經濟 、產業經濟 、農村經濟等領域的研究 。身為專業背景為經濟學的樂清人 ,張仁壽非常關注家鄉的發展 。在上世紀80年代 ,樂清探索發展股份合作企業 ,這在全國也是首創 ,但他說自己沒有寫過一篇文章對股份合作企業表示肯定 ,同時也沒有去輕易否定 。

       張仁壽認為 ,從經濟學意義上講 ,所有企業的組織形式隻有三種 :單人業主製 、合夥製 、股份製 。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都屬股份製公司 ,都負有限責任 ,但組建的注冊資金 、股東人員等則有不同要求 。“我們現在講的跨國公司或集團公司 ,就企業組織形式而言 ,基本上都屬於股份製公司 。”

      股份製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負有限責任 。因為有限責任製把企業家或者創業者的家庭財產和企業法人資產作了製度上的隔離 ,從而就能夠鼓勵企業家大膽開拓創新 。“我當時認為 ,股份合作企業可能是中國社會主義製度背景下農民一種無奈的選擇 。因為股份合作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其實存在著不可克服矛盾 :股份製強調以資本說了算 ,一股一票 ;合作製是勞動者說了算 ,一人一票 ,那麽 ,股份合作企業內部到底是資本所有者還是勞動者說了算呢 ?所以 ,我認為股份合作企業必須進一步突破和創新 ,向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去演變 。”

       後來 ,張仁壽看到一些情況 ,也證明了他的擔憂 。當時柳市一些集團相繼成立 ,規模上去了 ,但深入調查 ,發現它們不是以規範化公司製為組建模式 ,內部管理還是沒有突破家族製企業的束縛 。張仁壽非常期待在家鄉這方充滿改革激情的熱土上 ,有企業能在組織形式上獲得更大的創新突破 。

      1997年春節前 ,新華社浙江分社主辦的《浙江經濟報》理論部主任胡鵬程委托張仁壽回老家過年時 ,去深入了解一下銀娛優越會股份改製的情況 ,他非常愉快地答應了 。

      1997年春節期間 ,張仁壽特地去銀娛優越會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調研 ,看到銀娛優越會股份建立了比較規範的法人財產製度 、有限責任製度和法人治理結構 ,企業生產效率 、經營規模 、經濟效益都大大提高 。他與施中旦一番深談後 ,更受鼓舞 。回杭州後 ,他寫了3000多字題為《“股份革命”的重大突破》的文章 ,對“銀娛優越會現象”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理論分析 ,刊發在1997年3月17日《浙江經濟報》上 。他認為 ,銀娛優越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現實需要的產物 ,標誌著溫州民營企業組織創新的重大突破 ,為浙江小企業改革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重要經驗 。


專家點評


       銀娛優越會股份改製在樂清民企中發揮了一定的引領作用 。1997年 ,浙江鴻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樂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相繼成立 。
截至目前 ,樂清市現有集團132家 ,股份有限公司165家 ,有限責任公司37797家 ,其中規上企業1073家 。趙順鵬認為 ,對於一個縣級市來說,民營企業達這個量是不容易的 ,這與樂清在上世紀90年代初至此後十幾年時間狠抓企業組織形式變更和現代企業製度建立是有關係的 。
      改革開放40年 ,樂清民營企業沐浴著改革的春風 ,好多企業脫穎而出 ,不斷做大做強 ,但也有企業在驚濤駭浪中折戟沉沙 。截至目前 ,全市已注銷集團公司5家 ,已注銷股份有限公司19家 ,已注銷有限責任公司7973家 。
   “20多年前 ,我在體改委時 ,好多企業是我手裏經過準則登記經工商部門審批成立 ,20年後 ,我到市法院分管商事審判工作 ,一些企業又到我手裏 ,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到期清償債務申請破產……”
優勝劣汰 ,適者生存 ,在殘酷的市場經濟浪潮中 ,企業破產在所難免 ,但談及這些 ,趙順鵬還是感到非常痛惜 ,究其原因 ,他認為還是現代企業管理沒有跟上。
       從經濟學家的眼光來看 ,張仁壽認為現在樂清民營企業的組織製度 ,總體上家族製的色彩還是過重 ,它會束縛和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溫州人多地少 ,偏安一隅 ,生活成本比較高 ,近20年來 ,與長三角地區的發展水平相比差距在拉大 。而稀缺生產要素包括資本 、會經營的企業家 、優秀的技術人才 、管理人才的流失 ,也都會影響企業發展 。
       展望未來 ,樂清企業乃至溫州模式能否繼續創新 ,很大程度都在於能否深入推進政府管理體製的改革創新 ,促進製度性 、物質性 、服務性等公共品供給的全麵改善 。
       張仁壽說 :“今後一個時期 ,推進溫州模式創新 ,促進溫州發展 ,必須將創新重點從經濟體製轉移到政府管理體製和社會管理體製 ;從過去以民營化 、市場化為主要特征的微觀經濟體製創新 ,擴展為涵蓋經濟 、社會和政府的整體性轉型 。”



返回至前一頁

在線客服

1428967121

2281824741